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现在很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看着外在光鲜,妆容精致,精气神仿佛很足,可身体内里早就被各种不良习惯折腾得虚亏了。这不是凭空猜测,看看他们的生活日常就知道: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不睡,熬到半夜是常事,要么抱着手机刷个不停,要么出去应酬到凌晨,总觉得自己年轻,扛得住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早就说过 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夜里本是肝脏藏血、滋养身体的时间,这么熬着,肝血就一点点被消耗,时间长了,身体各处得不到足够的滋养,白天自然容易没精神、乏力。还有些人,半夜总爱吃夜宵,烧烤、火锅、冰啤酒之类的往嘴里塞,觉得这样才够味,却不知《素问》中早有 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 的告诫,脾胃在夜里本该休息,硬被塞进这么多东西,运化功能就会受损,气血生成的源头就出了问题,不仅生不出足够的气血,还会堆积痰湿,堵在身体里,让人觉得沉重、不舒服。更有甚者,在房事上不加节制,肆意消耗,要知道《景岳全书》里提到 “精为气之母,气为精之用”,肾精不断被耗损,气也会跟着变虚,久而久之,气血阴阳就都亏空了,于是有的人会心慌气短,有的人手脚心发热,有的人特别怕冷,各种不舒服的感觉都找上门来。
古代的十全大补汤确实是个好方子,但它更多针对的是单纯的气血两虚情况,比如过去的人因为劳役过度、产后体虚等导致的气血耗伤,相对来说比较单一。可现在人的虚损要复杂得多,不只是单纯的亏空,还夹杂着气滞、食积等问题,就像一条河道,不仅水少,还堵了不少泥沙,这时候只加水不行,还得把泥沙清理掉,所以得用补通结合的思路,这才能算是更贴合当下的 “十全大补”,比传统的十全大补汤考虑得更周全。
具体怎么调理呢?我有个常用方:党参 30 克、黄芪 30 克、当归 15 克、阿胶 10 克(烊化)、龟甲 15 克(先煎)、胎盘 15 克、陈皮 9 克、砂仁 6 克(后下)、神曲 12 克、焦大白 6 克、白芍 12 克、炙甘草 6 克。
这里面,党参和黄芪都是补气的主力,而且都侧重于补脾气。脾是气血生化之源,就像家里的粮仓,只有脾的功能好了,才能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身体需要的气血,所以用 30 克党参打底,再配上 30 克黄芪,既能增强补气的力量,让脾气更足,还能让气往上提一提,缓解那种总觉得浑身发沉、提不起劲的感觉。当归是补血的常用药,用 15 克,它不光能补血,还能活血,让补进去的血能够顺畅地流动到全身各处,不会瘀滞在那里,这样补血的效果才更好。阿胶 10 克,得烊化了用,它滋阴补血的作用比较柔和持久,对于那些因为熬夜、劳心耗损的肝血,能慢慢给补上,而且补得比较稳,不容易上火。
光补气血还不够,现在人肾精亏耗得厉害,所以得加上填补肾精的药。龟甲 15 克,需要先煎,它能滋补肾阴、补益肝肾,就像给干涸的池塘蓄水一样,对于熬夜、纵欲等导致的肾精亏损,能起到稳固底子的作用。胎盘15 克,它补气血、益肝肾的力量比较强,能深入到根本,把那些被耗损的 “先天之本” 慢慢补回来,这比单纯补气养血更能从根源上调理。
补的部分有了,还得有通的部分,不然补进去的东西吸收不了,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。陈皮 9 克,能理气健脾,让脾胃的气机顺畅起来,避免那些补药太滋腻,堵在脾胃里不消化,就像给房间开了扇窗,让空气流通起来。砂仁 6 克,得后下,它能化湿开胃,对于吃夜宵等导致的痰湿积聚、脾胃气滞,能慢慢化解,还能帮助脾胃更好地吸收那些补药的精华。神曲 12 克,消食化积的作用很好,晚上吃多了不消化,食物积在肠胃里,它能帮忙理顺,把这些 “垃圾” 清理出去。焦大白 6 克,也就是焦槟榔,既能消食又能行气,把堵在肠胃里的积滞推出去,让气血运行的通道保持畅通。
最后,还得有调和的药,让整个方子的力量能协调发挥。白芍 12 克,能养阴柔肝,对于熬夜等导致的肝阴不足、肝火偏旺,能起到收敛的作用,防止在补的过程中出现上火的情况。炙甘草 6 克,能调和所有药物的性味,让补气的不过燥,补血的不过腻,理气的不过猛,使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加平和,更适合长期调理。
这样的方子搭配起来,既考虑到了补气养血,又兼顾了填补肾精,同时还加入了理气消积的药,让补进去的营养能被充分吸收利用,不会因为瘀滞而产生新的问题。比起古代的十全大补汤,它更符合现在人的体质特点,因为现在人的虚损往往不是单一的,而是多方面的,既有亏空,又有堵塞,这个方子补通结合,能更全面地进行调理。
当然,这只是一个基础的调理思路,具体用的时候,还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症状、舌象、脉象来调整药材的剂量或者加减药材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得改变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,少熬夜、少吃夜宵、房事有节制,不然一边调理,一边还在不断耗损身体,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只有习惯改好了,再配合这样的调理,身体才能慢慢恢复过来,那些因为虚损带来的不舒服感觉也能逐渐缓解。毕竟,身体的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既需要合适的方法,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坚持。身体有不适,建议找专业中医面诊。中医讲究千人千方,每个人体质、症状不同,用药需加减调整,绝非一成不变。自行用药难贴合自身情况,可能耽误调理。务必遵医嘱,结合具体状况辨证用药,才能更稳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恒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导航-配资炒股投资-线下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